|
读到一篇题为《为了中文的明天,中国应叫停英语热》的文章,文章认为,中国已经被英语引入一个危险的两难抉择境地,“要么投降英语,要么抵抗英语。投降英语,引狼入室,就意味着自毁本国的语言文化,把自己的国家变成英语的殖民地,变成‘英联邦’的一员。而抵抗英语,拒英语于国门之外,则意味着自绝于世界的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使经济落后,文明落伍,自我边缘化。” 法国是一个语言民族主义情绪很强的国家,法国人抵抗英语的影响,理由是捍卫法语的纯洁性。但“叫停英语热”的语言民族主义,用的却是一种读书无用的理由。它把英语认定为一个吮吸中国人生命时光的恶魔,“让中国的莘莘学子每人耗费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青春时光去学英语(之后还须活到老学到老)。”而且学来的还是一样对大多数人根本无用的东西,“除了少量的外交外贸人员,十几亿中国人聚在自己的国家从事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哪有多少机会用到英语呢?” “英语无用”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出在学英语、用英语,而是出在为什么学、用英语。大多数学生学英语只是为了考试(就像他们政治课学“政治”一样),既然必须为升学而考英语,那么不管有用没用,都得硬着头皮去学。有厌学的,有反感的,花了再多的时间,也还是学不好,当然是没用。但这个账不应该算在英语头上,而应该去到应试教育找原因。 应试教育把学校知识变成只有纸面数字意义的“考分”和“学分”,分数高就等于学习成绩好。然而,就连许多成绩好,用考分到达升学目的的学生,也未必觉得学到了有用的知识,而英语未必就是最无用的。我有一次在香港中文大学碰到两个在中大法学院念研究生的上海学生,分别是从上海政法学院和上海外语学院考来的。我对政法学院的那位说,你学法律一定比较有优势吧。他说,国内学的政法对在这里“根本没有用处”,“还不如当初多学一点英语。” 发觉学到的知识没有用,就像发觉穿衣服扣错了纽扣。第一个扣子就扣错了,但要到扣到最后一个的时候才会察觉。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一直要到出国留学,方才察觉到自己原来学的大多是无用的知识。 学英语,考托福或雅思是一种用途,当导游或英语文秘是一种用途,开阔思想眼界和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也是一种用途。良好的学校教育应当多多着重于最后这一用途,因为它最符合受教育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尽管在最后这个意义上能够学以致用的人也许不多,但他们对中国文化变化和发展的贡献却是不容低估。 不说别的,文革后开始大量翻译西方人文、社科著作,进入21世纪后,势头有增无减,没有大量的翻译者是不可能的。不过是30年前,懂外语,能胜任学术翻译工作,就算是一门“专长”,就算是“翻译家”。现如今,这种“专长”早就成为许多人都具有的普通能力。大多数学术著作翻译都是由研究生、青年教师、非英语专业人士完成的。广泛的英语学习非但没有“误国”,而且反而帮助造就了更多的人才,开阔了整个人文、社科研究的眼界,提高了中国的学术水准。 学习、运用英语与中国文化自强并不矛盾。学习英语是要花掉不少时间,但一个不学英语的人,没有目的地换学别的(如“政治思想课”),或者用其他方式来打发多余的时间,并不见得就能开启“中文的明天”。仅仅因为人人必须应付英语考试而把学英语称作为“英语热”并不合适,因为我们并不因为人人必考,而把学语文称作为“语文热”,或者把学政治称作为“政治热”。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英语,许多人学得不热情,甚至很反感。我们可以考虑把英语变成选修课目(美国的外语就是这样的),这是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爱好,但是与爱国或者对抗“英语霸权”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