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期以来,各类培训机构持续走旺,与此同时,反映培训机构收费后撤班、实际授课与宣传不符等问题有所升温。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社会培训机构办学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涉及多部门管理,个别不良机构借机打“擦边球”。有关部门表示,济南市教育、劳动、民政等多部门已着手对暑期培训市场进行监管。 “暑期档”催热培训市场 记者近日在济南山大路、山师东路、济微路走访10多家培训机构发现,各培训机构规模、师资、场地、教材、资金等都存在较大差别。一些成立时间长、知名度高的大型机构,师资力量多为自有专职教师,教材也是内部名师编写,但部分小型培训班质量参差不齐。 在济南济微路附近某大学教职工宿舍内,一家小型培训点宣传板上标明,培训内容有计算机二级、三级,英语,会计,初级文秘等。墙上没有挂任何许可证明,记者翻看了几本教材,字迹模糊不清,还有掉页缺页。工作人员称,大部分教师都是外聘的。对有无相关部门许可证、教师资格证、上课地点在哪等问题,对方一问三不知。 济南大学一名大二学生表示,班里85%的同学在假期参加了各种培训。个别培训班课时短且少,很难完成承诺的课时,甚至在地下室开课。“去年报了一个,上课老师光聊天,学不到东西。” 克服“多头管理”需协调联动 记者采访得知,设置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学校,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权限审批并颁发办学许可证;职业技能、资格类培训机构,由劳动部门审批并颁发办学许可证。劳动部门发证的培训机构,教育部门很难管理;教育部门发证的,劳动部门也不好干涉。但诸如IT等培训项目界限比较模糊,个别不良培训机构借此打起“擦边球”。此外,民政、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也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培训机构的有关管理工作。 有关人士认为,对培训机构及民办学校加强监管规范,关键是要克服各自为政、政出多门导致的监管漏洞问题,亟须建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的长效机制。 多部门联手开展暑期集中整治 从济南市教育局获知,目前全市经教育部门批准的正规培训机构共499所,数量少于全国大中城市平均水平。针对社会上培训机构存在的种种问题,教育部门对非学历教育培训学校适度提高开办资金标准,同时在全市民办学校推行办学资金承诺监管制度,加强了办学风险防范。“今年针对暑期乱办班等非法办学行为,市教育局联合市民政局于7月中旬在全市开展了集中整治,目前市、区两级已查处非法办学行为62起。对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且达到办学条件的,督促限期补办审批手续;对不具备办学条件的,责令停止办学,予以取缔。”市教育局成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联合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并公布了市内五区监督检查电话。 权威提醒:三招应对“黑”机构 济南市教育局成教处有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选择培训班应注意:1、首先了解该培训机构是否有教育部门审批颁发的办学许可证、物价部门审批颁发的收费许可证、民政部门颁发的非企业登记证及有关部门审批颁发的相关证件。2、要根据培训学校培训资格、开设专业、教学条件和收费是否合理等,由消费者本人自主选择培训学校和培训专业。3、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可及时向市、区(县)审批机关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