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教育频道> 教育超市> 资讯 > 正文

录取通知书变"礼包" 是周到服务还是强制消费?

来源:新华网 2009-08-07 07:29:36

    过去考上大学,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信封里装的就是一纸录取通知书,而今,大学录取通知书信封已经变身为“大礼包”——里面不仅有录取通知书,还有银行卡、手机卡等等。眼下正是本科阶段院校录取通知书集中发放的时间,济南不少考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欣喜过后,信封里的手机卡却让他们左右为难。这手机卡,是用?还是不用?     

    一张纸片变身“大礼包”

    大学录取通知书从一纸通知书变身为“大礼包”是有过程的:1994年考上大学的徐女士告诉记者,当年她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信封里,装的只有一纸录取通知书。2003年考上大学的小朱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信封里则多了交费的银行卡。今年考上大学的小卢刚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信封里,除录取通知书外,还有银行卡、交费说明、入学须知、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背后印着广告的地图、手机卡。

    记者随后对通知书变“大礼包”现象进行了摸底调查。记者经过对省内外十余所高校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信封中都有银行卡、手机卡等“填充物”。当然,也有个别高校通知书信封中没有电话卡。该高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新生报名时,运营商都会到学校设代办点,新生办手机卡十分方便,没必要由学校统一办理。     

    新生:

    免费手机卡,用还是不用?

    对于学校的“好意”,不少新生拍手叫好。被四川一所高校录取的考生小刘把特快专递里的东西倒出来时,感到特别惊喜。小刘说,真没想到学校连手机卡都想到了。被省内一所高校录取的考生小孙则告诉记者,他不仅收到了免费办理的手机卡,手机卡中还有100元的话费。

    不过,这张免费的手机卡也让部分新生感到了压力。被驻济一所高校录取的省城考生小卢也收到了免费手机卡,但是,对于是不是使用这张免费手机卡,小卢心里犯起了嘀咕:换上学校发的手机卡吧,亲戚朋友得通知一圈;不换吧,怕学校有看法。他还担心学校会通过统一发放的手机卡发布信息。小卢皱着眉头说,他正在使用的手机号是高一那年他千挑万选来的,号码非常好记,换掉了挺舍不得。

    高校:

    我们没有强制的意思

    昨天下午,记者拨通了驻济某高校招生办公室的电话。该校招生办公室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学校发放的手机卡并没有强制使用的意思,学生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学校也不会通过这种方式集中发布信息,学生可以自由处理。被武汉一高校录取的新生小夏则告诉记者,他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不久就接到了学校的电话,要求他开通学校统一发放的手机号,因为学校的所有新生入学信息都要通过这个手机号发送。

    “发卡银行和手机运营商与学校都是有联系的。”驻济某高校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校学生数量大、稳定性强,历来都是银行、通讯运营商竞争最激烈的区域之一。这种通过搭车录取通知书发放的免费手机卡,其实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争取长久稳定的学生客户。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也是高校的无奈之举。因为学校欠银行的贷款,不敢不帮忙。手机运营商也和学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办活动给予资金支持,在学校设立奖学金等。学校所能做的,就是不强迫学生使用,让他们自由选择。

    ■ 律师说法

    这种做法

    涉嫌强制消费

    “学校在没有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就代学生办理银行卡、手机卡是不合适的。”山东鹏飞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傅强告诉记者,这种“搭车”销售行为首先侵害了学生作为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拒绝权,这种行为同时也涉嫌强制性消费。

    傅强表示,高校在录取通知书里附带手机卡、银行卡,即使不强制学生使用,但也存在使用暗示。因为对于高校来说,学生处在“弱势地位”,他们往往会在主观意念上认为“应该使用”。而有些学校所谓的“学生可自愿开通”,或“不开通有可能收不到相关信息”,明显是在钻法律空子。他认为,高校本身是做学问的地方,应该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而不应过多参与商业经营,越俎代庖地谋求商业利益。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山东专科一批线7日左右公布 注册录取9月开始
下一篇:高校专科一批分数线划定 文科515分理科481分

-